超音波白內障乳化手術安全性高,但仍有極少數患者因內皮細胞嚴重受損或本身內皮細胞先天不良,會出現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模糊,疼痛等不適,醫師指出,現在可透過新的「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救視力,不但比傳統的穿透全層角膜移植手術恢復快,不增加散光問題,一個角膜還可同時讓2位病人重見光明。
81歲的陳奶奶前年起陸續進行二眼白內障手術,但右眼手術後一直反覆紅腫、灼熱感、流眼淚等,檢查發現原來是手術發生角膜水腫併發症,只剩下能辨認手指數牙周病目的能力,最後決定接受角牙齦美容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DASEK),視力這才恢復到0.5,讓她開心的直說,現在連桌上的螞蟻都能看到了。
國泰醫院眼科主任侯育致表示,大部分白內障手術很少引起角膜水腫,只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這種角膜水腫病變,過去傳統的穿透全層角膜移植手術,必須將患者的角膜中央部份環狀切除,並植入角膜縫合多達16針,得花1年左牙週治療右才能拆線,期間最大困擾便是散光問題,平均會留下400度的散光。
看診時,我常聽病人抱怨:「最近火氣大,整排牙齒浮浮的,咬東西沒力量…」等,諸如此類的主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絕大多數的患者可能是罹患了牙周病。那牙周病又是什麼樣的疾病呢?簡單來說,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牙周組織包括了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若口腔衛生習慣不好,導致牙菌斑、牙結石堆積在牙齦溝處,此時就會引起牙齦開始發炎,若不及早接受治療,就會進一步破壞牙周韌帶,齒槽骨,因此病情若過於嚴重,即使牙齒本身沒有蛀牙,仍然面臨拔掉的命運。“預防勝於治療”想必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了,因此口腔的保健與預防才是維持牙齒美觀及功能牙週治療的重要課題。
新的DASEK手術則先把捐贈者的角膜用電動板層刀切成前後角膜兩部份,然後用刮勺把病患失去內皮細胞功能的彈力層剝下,再切開角膜約3至5毫米的傷口放進。
侯育致說,新手術由於並未大幅改變角膜的弧度,優點是不會像傳統角膜移植手術那樣,術後大幅度的增加散光度數;同時只縫3針以下,傷口小,3個月左右即快速恢復。
侯育致強調,新手術適用於因角膜內皮細胞喪失功能而引起角膜水腫的病人,像是富克氏角膜失養症、青光眼雷射後引起角膜水腫、白內障術後角膜水腫,或其他原因引起角膜水腫等;同時剩下的前角膜可以給另一個角膜混濁病人做前板層角膜移植,或用於修補破損或因腫瘤而受傷的角膜,一個角膜可讓2位病人重見光明。
侯育致迄今已累積近90例角膜內皮細胞移植術個案。他強調,台灣國家眼庫已成立4年,會做仔細檢查來確保移植角膜適合移植,但國內捐贈者太少仍有部分需外國眼庫幫忙,為了挽救角膜失明的人,鼓勵民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